泉州五中(福建省首批重点中学)

泉州五中是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一所百年老校。她的前身福建泉州府官立中学堂是1902年八闽大地最早开办的八年公立中学堂之一。是全省首批重点高中,2003年被确立为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

泉州市第五中学

QuanZhou NO.5 High School

泉州五中

公立中学

严谨、勤奋、求实、进取

福建省首批重点中学

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

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

李子芳、庄长恭、李龙土、李幼平

1902年

学校简介

泉州五中(福建省首批重点中学)

泉州五中

泉州五中创办于1902年,是八闽大地最早创办的公立中学之一。学校于解放初即被确定为福建首批重点中学,1994年成为全省首批通过的第四所一级达标中学。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多样化办学试点学校、福建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校、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校、全国文明校园等。泉州五中环境宜人,办学条件优越,现已形成“一校三区三部”的办学模式(桂坛南区、桂坛北区、城东校区,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学生总数7千多人,在校教职工600多人。1

泉州五中始终以“营造优良校风,实施优质教育,培育优秀人才”为办学宗旨。在“严谨、勤奋、求实、进取”的校训引领下,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科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陶冶了优秀的学校精神文化,形成“敬业、博爱、奉献、奋进”的优良教风和“立志、文明、善学、向上”的优良学风。

泉州五中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团队,现已经建构了完整丰富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国际课程四大领域;学校拥有“高端实验室”、“数字化学科教室”、“创客空间”等国内一流的教学设备;学校开设“大学先修课”、“桂坛大讲堂”等创新课程,经常邀请院士、大学教授来校开办学术讲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推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社团组织,为全体学生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和成长平台。

新的时期,五中人将与时俱进,力争把学校办成高校优质生源的培养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科研基地、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基地、泉州市精神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辐射基地。

办学规模

该校现有教职工147人,其中高级教师59人(含特级教师3人,“选青”晋高26人),一级教师44人。在校学生1768人(其中正式生1185人)。校园面积35154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6507平方米。

校园布局规整合理,高楼矗立,绿树掩映,满园花草纷呈,常年春意盎然。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达国家级标准,建有面积各为2111平方米的图书楼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大楼;图书馆藏书12.5万册,订有各类期刊220种;

全校建立多媒体交互式校园网络系统,拥有计算机网络中心、教师电子备课中心、闭路电视演播中心、图书资料计算机管理中心、学校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各类多媒体教室,电子、音像等各类阅览室。此外,还拥有先进的各种实验设备、体育设施以及师生生活文化活动中心,多功能体育馆和艺术中心大楼已于2002年底竣工。

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教学为主、深化改革、优化管理、五育并举、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特色鲜明,努力构筑校园文化特色教育,学校以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为主轴,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始终贯穿全年。

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歌诵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歌手赛等,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

每年5月份举办科技节,通过开设科技讲座、电脑作品竞赛、知识竞赛、小发明、小制作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科学、爱科学;

每年11月份举办体育节,通过开展篮球赛、排球赛、趣味运动比赛、田径运动会,把学校的全民健身运动推向高潮。

德育工作有声有色,德育成效显著,学校各项工作屡上新台阶,制定并实施了《五年发展规划》,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加快校园建设,努力办成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

学校历史

泉州五中创建于1902年(清光绪28年),是福建省最早创办的八所新式公立中学堂之一、泉州地区第一所中等学校,始称“福建省泉州府官立中学堂”。

1953年福建省教育厅确定我校为省首批重点中学(全省16所),1978年再次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全省17所)。

1994年全省第四所通过一级达标验收。

2003年被确立为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

2006年被确立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级样本校。

泉州五中还是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首批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发展前景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致力教学质量的提高,自1982年高考录取突破百人大关以后,每年高考都上一个新台阶。三年来,高考上本科线人数2465人(不含体美音),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有300多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学校营造|“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科研氛围,围绕“自学-实践-创新”教改总课题,加强教育科研,加大教改力度,确立了2个国家级、5个省级、2个市级和5个县级科研课题,构建学校科研网络。

积极整合优质资源,按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学校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选修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营造科学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荣获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全国优秀校园文学报刊”称号。多年来,广大侨亲校友对母校的发展十分关心,大力支持学校发展。

学校荣誉

近百年历史,五十年巨变,泉州五中成绩斐然。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泉州五中即将步入百岁历程。这一植根于闽南大地的世纪之树,在改革开放阳光雨露的沐浴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校友们的关怀下,必将更加枝繁叶茂,生机无限。丰厚的历史积淀,学校形成了“求实苦干、求是创新”的优良传统,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福建省培养青年教师先进集体”、“福建省文明学校”、“泉州市教育先进单位”等几十项各级荣誉称号,并于1994年荣获“福建省第二届王丹萍教育奖”。

近年来,我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海内外影响不断扩大。

杰出校友

泉州五中是人才辈出的摇篮,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他们之中不乏名人杰士;如参加长征的新四军政治组织部长烈士李子芳、首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庄长恭,现任中国工程院李龙士、李幼平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在"两弹一星"研究中获国家特等奖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为林,饮誉国际影坛《红高梁》的编剧陈剑雨,世界冠军林建成、蔡焕宗及叱咤国际体坛的翁康强、黄云龙、杨山峰等七位运动健将。

此外,毕业的数万名校友中,更多人正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而默默奉献,他们中有数十位国内外知名高校校长、科学家;有菲律宾菲华泉州公会会长戴亚明及吴长榆等旅居东南亚各国的爱国华侨;有知名的香港、石狮同乡会会长邱季端、香港泉州同乡会会长徐伟福、台湾著名女诗人、作家龚书绵教授等众多港澳台同胞。

李子芳

泉州石狮永宁镇岑兜村人。早年侨居菲律宾,1927年回国求学。

1930年参加革命,1932年4月在漳州石码参加红军,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组织部干事、红一军团组织部干事,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中央红军胜利抵达陕北后,历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当选军团党委候补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调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为新四军干部队伍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1941年1月,在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李子芳不幸被俘,与叶挺军长等新四军数百名指战员被囚禁于江西上饶集中营。在狱中,李子芳建立秘密党组织,组织难友开展斗争,组织部分同志秘密越狱。

1942年5月,李子芳在狱中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牺牲时年仅32岁。

庄长恭

字丕可,化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泉州鲤城人。

1916年毕业于泉州中学(今泉州五中),因学业优异,以地方奖学金保送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后转美国芝加哥大学。

192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924年获该校博士学位。

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驱者,有机微量分析的奠基人。对有机合成特别是有关甾体化合物的合成与天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国内外化学界享有盛誉。

李龙土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泉州南安人。

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现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开发。作为国家863计划八·五重大项目负责人,主持和参加研制成功高性能低烧多层陶瓷电容器,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效益,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的实施及高技术产业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三等奖和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共十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获授权专利20余项。

李幼平

初中50届校友。电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专家委员会成员,曾担任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核武器研究,曾连任两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组织多次重要研究。荣获国家科研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防科技重大成果一、二、三等奖多项,国家人事部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2

郭光灿

1942年生,量子信息专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泉州惠安人。

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物理系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中科院-北京大学超快光科学和激光联合中心双聘院士。

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非线性光学、量子信息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顶尖刊物上发表论文220余篇,出版《量子光学》、《光学》等11部著作。

2003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奖。

2004年在国际上首次解决光纤量子密钥传输过程的稳定性问题,通过实际通信光路实现125公里单向量子密钥分配。

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留言反馈】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表情 图片 链接 代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