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渐无书(欧阳修的木兰花中诗句)

此句来自欧阳修的木兰花: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深夜里风儿吹动竹叶飒飒,一叶叶、一声声,都像是我内心倾吐的苦与恨。全词注重气氛的渲染:在直抒“触目凄凉多少闷”的强烈感情之后,便开始用景来烘托情,夜深了,风起了,竹叶响了。

渐行渐远渐无书

欧阳修

北宋

诗词

出处

木兰花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1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译文】自从分别之后就无法得知你的行踪远近,我满眼的凄凉,有谁知道我内心究竟有多苦闷!你愈行愈远,连一封书信也没有捎来,你我相隔千里万里,你的消息我何从探问?深夜里风儿吹动竹叶飒飒,一叶叶、一声声,都像是我内心倾吐的苦与恨。斜倚绣枕,渴望着与你梦中相逢,谁知道梦不成,灯又燃尽。

【注释】鱼沉:指没有鲤鱼能够传递书信。参见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注。秋韵:秋天之声。此处指秋风吹动竹丛飒飒作响的声音。恨:深深的遗憾。灯又烬:指灯油已经熬干,灯芯已经烧成灰烬。

【解析】这首词的主题与上首大致相同,也是写闺怨,只不过上首词让人感到女主人公的凄怨中带有对丈夫的恼恨,而这首词的女主人公则是更多缠绵,更多柔情的一位少妇。面对离她远行的情郎,她没有埋怨,没有指责,她只在心底思念着,期盼着,她多么希望能得到情郎的书信,知道他现在何处,何时才能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

作者以细腻委婉的笔调,把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内心的苦闷刻划出来。全词注重气氛的渲染:在直抒“触目凄凉多少闷”的强烈感情之后,便开始用景来烘托情,夜深了,风起了,竹叶响了。这令人心碎的飒飒竹风,多像是自己内心一阵紧似一阵的凄凉啊。它摩荡着内心,搅动着内心,虽然没有疼痛,但这种孤寂的折磨要比疼痛更难忍受。因为疼痛折磨的是肉体,而孤寂折磨的是人的心灵。用秋风竹韵的万叶千声来表现女子柔弱凄苦的内心世界,会给读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图书信息

作者:何怀宏着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1-5-1

版次:1

页数:297

字数:263000

印刷时间:2011-5-1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印次:1

ISBN:9787108036483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作者是知名的伦理学者,是三联版《沉思录》的译者。近年来先后在《南方周末》、《新京报》、《SOHO小报》等报刊上开辟专栏,本书精选了其中关涉文化与历史的文章,辑成一册,代表了作者近期对历史与现实、文化与学术等问题的思考。文章都写得很静,静的能感到自己的心跳。也正因为如此,却让人看过之后又很不平静。

《有许多好人很安静》中他这样说:“他么也许没有耀眼的才华,也没有耀眼的志愿,但却总在默默地耕耘。”他们不被注意,只有当你失意的时候才可能注意他们。作者带我们在清华园里寻找着,走过自清亭,走过闻一多纪念碑亭,寻找着王国维纪念碑,并从中寻找他们为什么忧伤?他回忆骑车去当时还位于北京朝内大街的三联书店的日子,带着几分惬意,又有一丝忧郁……

图书目录

辑一心灵史拾零

心灵史上的无语者

世纪初的忏悔

“殉道”还是“殉清”?

为什么忧伤?

梁启超的信仰根底

鲁迅与耶稣

纯真年代的纯真心灵

毛泽东在1917

毛泽东在1918

毛泽东在1919

新生活的实验

“新人”是怎样炼成的

墓与幕

有志者,事未成

因德而死,责尽而亡

政治局里的“多余人”

中央委员会里的工人代表

世纪中的反省

精神的后园

折断的翅膀

旷野

新女性

老一代

“时间”的开始与停滞

世纪末的凝思

叛徒问题或灵与肉

在平等的追求之外

不知所终

有一个朋友去了远方

三十年的三十个瞬间

——l976—2005年日记选

辑二由远及近

孔子——伟大的平衡者

“过渡时代”尘埃落定?

人以食为天

受命造反的青春暴力

千万不要忘记

三种“传统”力量塑造中的“当下”

——《精神历程》序

……

辑三域外来风

辑四私下的忆念

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

梦又不成灯又烬。

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留言反馈】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表情 图片 链接 代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