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国家建设单体最大的公共文化设施)

欲仙欲死 4 0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位于北京商务中心区。内含央视总部大楼、电视文化中心、服务楼、庆典广场。由德国人奥雷·舍人和荷兰人库哈斯带领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设计。用地面积总计18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0000平方米,最高建筑约230米,钢结构总重120000吨,工程建设总投资约50亿元。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建筑外形前卫,被美国《时代》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约55万平方米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

2004年9月21日

2009年1月

2012年5月16日

历史沿革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是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立项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从2000年开始进行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2001年3月开始进行立项申请工作;2001年5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正式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提出立项申请报告;2002年1月,国务院原则同意进行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的建设;2002年2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同意立项。

2007年12月26日 央视新楼悬臂合龙成功

2007年12月12日 剩余3点合龙成功

2007年12月8日 悬臂第一阶段七点成功合龙,较计划提前一周

2007年10月14日 两栋双向内倾斜塔楼钢结构主体施工完成

2007年8月1日-10月4日 央视新址悬臂钢结构施工相继启动

2007年7月17日 央视新址主塔楼Ⅱ钢结构施工到顶达194米标高

2006年8月8日 共136000平方米的超大地下室施工完成央视新址全面冲出地平线

2006年2月13日 钢结构首吊成功,工程全面进入钢结构施工阶段

2005年12月30日 自10月13日起进行的百日大会战告捷,承台基础筏板提前20天施工完成

2005年8月21日 12万立方米超厚大体积承台基础筏板施工揭幕

2005年7月30日 央视新址工程1266根桩基施工完成

2005年4月28日 央视新址工程隆重开工1

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国家建设单体最大的公共文化设施)

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

建筑格局

47.3万
CCTV主楼总建筑面积47.3万平方米,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单体项目。

1266
支撑央视新址建筑物的1266根地下桩基。不足百天施工完成,Ⅰ类桩占95%以上,无Ⅲ类桩,静载试验检测最大荷载下沉量各项指标均在设计要求范围之内。

6
两栋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超过200米高度,设计倾斜的大楼工程目前在国内外尚属首项。

12万
主楼超厚大体积承台基础筏板混凝土方量。为目前全国乃至世界房建工程之最。

10.9
主楼超厚大体积承台基础筏板厚度最厚达10.9米。为目前全国乃至世界房建工程之最。

50—18090

主楼超厚大体积承台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使用直径为50毫米的粗大直径三级钢筋,用量为18090吨。为国内首次批量使用。

13.5

主楼承台基础筏板施工埋入式钢柱所用钢板厚13.5厘米。

54—39000-—722

主楼承台基础筏板施工连续54小时一次性浇筑混凝土39000立方米,平均每小时浇筑722立方米。为目前全国之最。

80—82.6—2450

钢结构吊装使用目前国内房屋建筑施工使用的最大动臂式M1280D塔吊,起吊最大吨位80吨,最大臂长82.6米,起重力矩达2450吨米。

13万

超大地下室(3层、局部4层)建筑面积1360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特大型项目(2万平方米以下为小型项目,3至5万平方米以下为中型项目,6至10万平方米为大型项目,10万平方米以上为特大型项目)。

14.88—100

分体钢柱竖向施工现场超长斜立焊缝最长达14.88米,所用钢板为高材质,厚100毫米,国内乃至国际上罕见,施工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14万—5.4万—95万—42028

钢结构工程总用钢量14万吨,钢构件为5.4万件,使用高强螺栓95万套,完成钢结构深化设计图纸42028张。

1.8万—14—39.1、56—162.2

主楼悬臂钢结构总重1.8万吨,共14层、宽39.1米、高56米,相当于将中国第一栋钢铁大厦深圳发展中心(用钢量1.14万吨)在162.2米以上高空悬空建造。

75.165—67.165

主楼悬臂钢结构分别从塔楼Ⅱ、Ⅰ37层处向西、向南悬挑出75.165米和67.165米,然后在空中折形相交对接,使两栋塔楼形成折形门式结构体系。

整体构架

由于大楼的不规则设计造成楼体各部分的受力有很大差异,这些菱形块就成为了调节受力的工具。受力大的部位,将用较多的网纹构成很多小块菱形以分解受力;受力小的部位就刚好相反,用较少的网纹构成大块的菱形。

塔楼连接

北京建筑行业对建造这个设计方案并无现成的规范可用,于是,北京市政府组织13位结构专家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在设计竞赛两年后,央视新总部大楼获准开工建设。接下来,专家组做了一个3层楼高的复制品用来研究。它被放在一个能模拟地震的液压平台上,上面安装了数百个传感器,用来监控“塔楼”上1万多条钢梁的位移,并测量在不同情况下哪个部位承受的压力最大。

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国家建设单体最大的公共文化设施)

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

建筑特色

该工程总用钢量达14万吨,也有“超级钢铁巨无霸”之称。该工程具行政管理、新闻制播和节目制作等技术功能。

该工程造型新颖,体量庞大,科技含量和施工难度举世无双,具有造型独特、结构新颖,结构变形控制要求高,钢结构量大、结构复杂,焊接难度大,声学要求高,机电系统多、设计标准高,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幕墙几何定位难等诸多施工技术难关。施工好这一工程,对进一步提升“中国建筑”品牌具有重大意义,关系到“中国建筑”在国内,尤其是国际上的地位和声誉。2

1、造型独特,结构新颖
两栋塔楼从37层开始向中间部分延伸,并连成整体,形成悬臂钢结构,最大悬臂长75.165米,悬臂钢结构高度56米,顶面倾斜,与两栋塔楼的顶面位于同一个倾斜面内。悬臂钢结构是施工的最大难点。

2、结构变形控制要求高

两栋塔楼双向向内倾斜6度,施工过程中随着结构增高,自重加大,变形会不断增加,对塔楼结构定位将造成重大影响;悬臂钢结构在两栋塔楼未连接为整体前,塔楼结构向内倾斜的变形不断变化,逐级加大,而悬臂钢结构的变形是自身变形与塔楼变形的叠加,变形过大将会影响到结构安装精度和结构受力状态。

3、钢结构量大,施工复杂

央视新址主楼工程钢结构总吨位达14万吨,钢构件共5.4万多件,安装过程中将使用95万套高强螺栓、压型钢板30万平方米、栓钉219万套、焊接材料约12000吨。

塔楼由核心筒和外框筒组成,外框筒在两个平面都倾斜6°,支撑和斜支撑构件尺寸及分布都不统一。外筒体每隔两层柱、边梁和支撑交于一起,连接节点每隔一层出现在“刚性层”楼板上,使钢结构施工更加复杂。

4、焊接难度大

主楼箱形柱及斜撑的板厚最厚达135毫米,厚板总量达8万多吨,现场焊接工作量大而复杂,存在大量厚板立焊、斜立焊、消除节点焊接应力和防止层状撕裂是钢结构焊接的重点控制内容。

5、声学要求高

主楼演播区的大小演播厅、演播室、导控室、音控室,节目编辑制作区等的录音棚、录音配音室等用房均具有较高的音质和噪声控制要求,必须采取足够的隔声措施以确保满足声学灵敏性指标。

6、机电专业系统多,设计标准高

主楼智能化程度高,特殊使用功能部位多,机电专业系统多,指定分包和专业之间交叉作业多,总包管理和总体施工协调难度大。

7、超厚大体积混凝土

主楼地下室承台基础筏板最厚处达10.9米,12万立方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与管理、混凝土的防裂控制至关重要。

8、幕墙几何定位难

幕墙立面几何定位来自于斜交格构的钢结构节点,所以幕墙施工必须与钢结构施工协同工作,按照钢结构施工预调整方案采取相应的变形预控措施,使其在建筑完工状态的几何形状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参观信息

用时参考

1小时以下

交通

乘坐402路至光华桥南,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门票

免费

tips:

仅可外部参观,内部不对外开放

开放时间

不对外开放(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3

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留言反馈】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表情 图片 链接 代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