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监测(保护环境技术手段)

铬元素 4 0

海洋环境监测包括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海洋环境保护监测和海洋环境预报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standards)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海洋环境监测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国家海洋局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监测体系

全国已形成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网络,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其中环保系统2200多个监测站,行业监测站2600多个。开展海洋环境监测的300多个,主要隶属于国家海洋局、海军、地方省市。

国家海洋局新组建了全国立体海洋监测网。该网是利用卫星、飞机船最近舶、浮标(包括锚定浮、ARGO浮标、漂流浮标)、岸基监测站平志愿团等手段构成的海洋监测立体监测系统。任务是对中国管辖的全部海域时性监测监视。该系统再近岸、近海、远海和远海监测区域以及主要海洋功能区,全面开展海洋环境质量和海洋生态监测,并对海洋赤潮、风暴潮、海上巨浪、海冰以及海上溢油等海洋环境问题进行监测监视。

监测内容

海洋环境要素监测

水文要素监测主要有:水深、水温、盐度、海流、波浪、水色、透明度、海冰、海发光等观测。

海洋化学要素监测

主要为溶解氧、总碱度、活性硅酸盐、活性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总磷、总氮、总碳。

海洋污染物

包括:陆源排污口邻近海域监测、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海洋倾倒区监测、海洋大气监测、海洋溢油的监测。

工作范围

国家海洋局办公室在《关于印发〈2013年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任务〉的通知》上,对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国家海洋局北海、东海、南海分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提出要求:要进一步推进实时在线监测工作,建立在线监测技术体系,创新和集成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优化现有监测技术,充分挖掘在线监测技术潜力,实现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监测工作效能;要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质量控制技术手段,切实保障监测数据信息质量。

2013年沿海各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将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水、海洋沉积物、二氧化碳、海洋大气进行重点监测,重点关注渤海大气污染物沉降通量的空间分布。同时,将加强针对钓鱼岛、三沙海域的海水、沉积物、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实施监测,监测频率不少于每年2次。

2013年将做好海洋环境灾害及突发海洋污染事件监测、环境风险评估和海洋环境风险区划工作。重点对海洋溢油、危险化学品污染、海洋放射性污染、赤潮(绿潮)灾害、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重点岸段海岸侵蚀进行监测,并继续对蓬莱19-3溢油事故、大连油污染事件进行跟踪监测。

2013年做好海洋倾倒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区、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自然/特别保护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陆源污染物排海的监测工作。加强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入海江河、海洋垃圾的监测,掌握中国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入海排污状况以及对邻近海域海洋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为监督陆源污染物排海提供技术支撑。

2013年将开展对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增养殖区监测,做好北戴河海域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保障工作。围绕北戴河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好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保障工作,及时掌握、科学评价北戴河及周边海域环境状况,切实维护海洋生态健康,保障北戴河浴场环境安全。

应用领域

2014年6月,由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组织实施的西太平洋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2014年第一航次顺利返航。本航次除完成既定监测任务外,还首次在部分站位现场检出了日本福岛核事故特征核素——铯134。

本航次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牵头实施,使用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号监测船,历时27天,总航程5500余海里,完成站位53个,采集125公斤海洋生物样品,布放5个漂流浮标,完成2013年第一航次投放的核监测潜标系统回收。此外,监测人员还利用自主研发的多核素富集设备完成了61个表层海水样品的监测,获得了较好的数据,进一步测试了设备的性能,为现场多核素富集检测设备定性打下基础。

措施

民建省委提出,应尽快启动建立海洋生态补偿赔偿制度,最大限度减轻各类工程对渔业资源与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对发生海洋污染事故、违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等行为导致海洋生态损害的,以及实施海洋工程、海岸工程建设和海洋倾废等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改变的,应当缴纳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费和海洋生态损失补偿费。同时研究制定具体补偿办法,根据涉海工程企业对海洋环境影响具体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补偿金额。“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是海洋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建省委建议,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加强监测机构建设。已有监测机构的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没有监测机构的要尽快成立监测机构。充分调动各级海洋监测机构的积极性,争取多方面支持,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大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力度,提高监测能力,对海洋工程进行动态跟踪监测,建立健全监测工作规章制度,建立监测工作档案,及时掌握海洋环境动态变化,为海洋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依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构建覆盖海湾、岛礁、滩涂等多种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区网络,以此保护重要渔业物种的产卵场等关键栖息地,使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按照海洋环境监测“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海洋管理服务,为国家安全服务”的宗旨,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严格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确保每天在15点之前向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东海分局和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以传真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同步传输水文、气象及感观指标监测结果,通过中央电视台、国家海洋局政府网、人民网、新浪网等媒体向公众发布包括连云港东西连岛滨海旅游度假区在内的中国沿海16个重点滨海旅游度假区的环境状况指数和专项休闲(观光)活动指数。与此同时,每周和每月一次对度假区海水水质进行监测。连云港东西连岛滨海旅游度假区监测工作的实施,充分体现了海洋环境监测为社会发展需求服务,促进了该市海洋与旅游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安全的发展1

在海洋环境监测方面,今年沿海各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将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水、海洋沉积物、二氧化碳、海洋大气进行重点监测,重点关注渤海大气污染物沉降通量的空间分布。同时,将加强针对钓鱼岛、三沙海域的海水、沉积物、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实施监测,监测频率不少于每年2次。

海洋环境风险监测方面,今年将做好海洋环境灾害及突发海洋污染事件监测、环境风险评估和海洋环境风险区划工作。重点对海洋溢油、危险化学品污染、海洋放射性污染、赤潮(绿潮)灾害、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重点岸段海岸侵蚀进行监测,并继续对蓬莱19-3溢油事故、大连油污染事件进行跟踪监测。

海洋环境监管监测方面,今年做好海洋倾倒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区、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自然/特别保护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陆源污染物排海的监测工作。加强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入海江河、海洋垃圾的监测,掌握中国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入海排污状况以及对邻近海域海洋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为监督陆源污染物排海提供技术支撑。

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留言反馈】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表情 图片 链接 代码

分享